(相关资料图)
◎洪恒飞 本报记者 江 耘
千百年来,无数支骆驼商队运输中国丝绸及沿途特产往返于丝绸之路;时至今日,中国蚕种打“飞的”出口到乌兹别克斯坦,在古老的亚欧大陆上续写“新丝路”故事。
寒露已过,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与茶叶研究所的蚕品种培育中心,秋蚕结茧渐近尾声。“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浙江省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资助下,我们每年会进行2到4季的蚕品种培育,从中遴选品种出口到乌兹别克斯坦进行试养。”近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与茶叶研究所杜鑫副研究员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地处中亚腹地的乌兹别克斯坦,曾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种桑养蚕历史悠久,如今是全球第三大茧丝绸生产国。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乌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化。浙江作为国内重要的蚕茧产区,技术和市场资源优势明显,与乌兹别克斯坦的蚕桑贸易、技术交流尤为密切。
比如,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与茶叶研究所选育出的抗病家蚕品种“明湖春江”,凭借抗性强、产量和质量高的优点,在乌兹别克斯坦大量推广应用。而在嘉兴桐乡,桐乡市蚕业有限公司在2013年至2023年间,出口至乌兹别克斯坦的蚕种总数达118万张。要知道,蚕种产于纸上,“张”是计量蚕种的传统单位,每张蚕种能孵化25000头蚕。
“乌兹别克斯坦地处内陆、中纬度,传统蚕桑品种特性主要为抗寒抗旱,而且土地资源、劳动力成本较低。中国的蚕桑种养技术优势明显,浙江的蚕种特性主要是优质高产,彼此可以优势互补。”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与茶叶研究所所长王永强研究员介绍。
在助力中乌两国蚕桑合作方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与茶叶研究所主要从四方面开展工作,分别是筛选适合乌兹别克斯坦的蚕桑优良品种、制定相关品种推广的配套技术、在当地蚕桑主产区建立示范基地以及开展技术人员培训,以期促成双方在技术、资源、市场方面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
不久前,乌兹别克斯坦蚕业研究所所长Shamsiddinov Navruzbek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进行中乌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交流时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对乌兹别克斯坦而言,院所之间开展蚕桑产业方面的合作已有数年,优化蚕桑品种的同时,也提升了基因分析技术水平,引进企业投资,带动蚕农增收。不仅是农业领域,相关合作还将影响化妆品、生物医药等更多行业的发展。
“团队正在对乌兹别克斯坦有代表性的45份蚕桑种质资源进行全基因组的分析,从中挖掘优异资源以及重要的功能基因,为今后双方在品种选育方面的合作奠定基础。”王永强说,“按照‘一带一路’倡议,我们要通过政府间项目合作,为中乌两国蚕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科技日报)
- 新蚕种连起“新丝路” 中乌两国蚕桑产业合作共赢-全球最资讯
- “1024程序员节”系列活动在即 中科院院士、“图灵奖”获得者等将研讨研发生态|全球热闻
- 天天时讯:海南离岛免税今年前三季度销售额增长近三成
- 【民生调查局】又有人上当受骗,当心大“诈”蟹!
- “深海一号”大气田二期工程首口开发井作业完成 产能远超设计预期
- 焦点速读:重庆:兰渝、遂渝铁路桥梁电缆设施迎开通运营后首次大修
- 2023抖音美好奇妙夜北京落幕 160位创作者成舞台主角
- 每日短讯:房产经纪人李旭文:闭上眼睛去感受,帮助视障客户构建家的模样
- 即时看!2023级玫琳凯珍珠班开班仪式在云南永胜一中举行
- 焕新居住美好生活 贝壳团装佛山站首个项目正式交付
- 董事长逝世 中国中免走向何方-当前聚焦
- 保持商业银行合理盈利水平
- 融券相关制度调整优化 有利于活跃市场提振信心
- 每日关注!多项经济金融数据回暖 支撑A股市场中长期向上
- IDC发布中国数据智能市场生态图谱,志翔科技入选工业行业应用代表厂商-全球今日报
- 美下禁令?中企“不予理睬” 世界播资讯
- 上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已达940家_快讯
- 【世界聚看点】国产奶粉进入“HMO时代” 君乐宝举办首款HMO奶粉发布会
- 万华化学前三季实现净利127亿元 同比减少6.65%
- 众多品牌同台竞技,何以向上突围?
![](http://www.xjche365.com/static/images/m2R_315.png)